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- 电路模型
2025年10月31日
目录
目录
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- 电路模型
与或非门
-
与门 (AND Gate)

- 样子: 像个大写的 “D”
- 规则: “必须都满足”。只有所有输入都是1,输出才是1。
- 口诀: 全1才1,有0则0。
-
或门 (OR Gate)

- 样子: “月牙形”或者说“箭头形”
- 规则: “满足一个就行”。只要有一个输入是1,输出就是1。
- 口诀: 有1则1,全0才0。
-
非门 (NOT Gate / Inverter)

- 样子: “一个三角形带个小圆圈”
- 规则: “唱反调”。输入和输出永远是相反的。
- 口诀: 0变1,1变0。
由三个门,可以设计一个异或操作: 异或(XOR) 操作:当两个输入不相同时,输出为1;相同时输出为0。
加法电路
半加器
类比于二进制的 1+1=10,我们借此可以列一个真值表:
| 输入 A | 输入 B | 和 (Sum) | 进位 (Carry) |
|---|---|---|---|
| 0 | 0 | 0 | 0 |
| 0 | 1 | 1 | 0 |
| 1 | 0 | 1 | 0 |
| 1 | 1 | 0 | 1 |
搭建这个加法电路的完整方案:
- 和 (Sum) = A XOR B
- 进位 (Carry) = A AND B
这个能计算两个二进制位相加,并得出“和”与“进位”的电路,有一个专门的名字,叫做半加器 (Half Adder)。它是计算机进行算术运算最基础的单元之一。

半加器只有两个输入 (A 和 B),它处理不了三个输入的情况。
当我们计算 11 + 01 时:
- 第一位 (最右边):
1 + 1,结果是0,并产生一个进位1。这里我们用一个半加器就够了。 - 第二位 (左边):现在我们不仅要计算
1 + 0,还必须加上从第一位传来的那个进位1。所以我们实际上是在计算1 + 0 + 1。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至少可以处理 3 个输入,并且产生 2 个输出的新电路。
全加器
这3个输入叫做 A、B 和 输入进位 (Carry-in)。而2个输出,一个是和 (Sum),另一个是输出进位 (Carry-out),它会传递给下一位的计算。 真值表:
| 输入 A | 输入 B | 输入进位 (Cin) | 和 (Sum) | 输出进位 (Cout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0 | 0 | 0 | 0 | 0 |
| 0 | 0 | 1 | 1 | 0 |
| 0 | 1 | 0 | 1 | 0 |
| 0 | 1 | 1 | 0 | 1 |
| 1 | 0 | 0 | 1 | 0 |
| 1 | 0 | 1 | 0 | 1 |
| 1 | 1 | 0 | 0 | 1 |
| 1 | 1 | 1 | 1 | 1 |
我们可以用两个半加器,合成一个全加器。
- 第一步:用一个半加器计算
A + B。它会产生两个输出:Sum1 = A XOR BCarry1 = A AND B
- 第二步:用第二个半加器,把第一步的和
Sum1与输入进位 (Cin)相加。它也会产生两个输出:Final_Sum = Sum1 XOR CinCarry2 = Sum1 AND Cin
Final_Sum 就是最终要的“和”,这部分完全正确。
现在我们剩下两个“进位”信号:Carry1 和 Carry2。但全加器最终只需要一个“输出进位 (Cout)”。
应该如何处理 Carry1 和 Carry2,才能得到最终的 Cout 呢?
其实这个问题就是:
在什么情况下,
A + B + Cin的总进位会是1?
其实只有两种情况:
- A和B本身就都是1了 (
1+1+...)。这时不管Cin是什么,肯定要进位。这种情况正好由Carry1 = A AND B捕捉到了。 - A和B只有一个是1 (
0+1+...或1+0+...),但此时Cin也是1。这种情况正好由Carry2 = (A XOR B) AND Cin捕捉到了。
最终的输出进位 Cout,只要满足以上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了。在逻辑运算里,表达“任何一个条件满足即可”的门就是 OR 门 !
所以,Cout = Carry1 OR Carry2,也就是 Cout = (A AND B) OR ((A XOR B) AND Cin)。
这样,我们就用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,成功搭建出了一个全加器。
只要我们把这些全加器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联起来,就可以制作任意位数的加法器了,比如8位、16位,甚至64位。这就是里“迭代电路”思想的精髓。
同一个事实(逻辑关系)可以通过四种方式实现:
- 逻辑公式(数学公式): 使用一个
⋅B这样的符号。 - 真值表(列清单): 列出所有可能的输入组合,看输出是什么。
- 门电路图(画图形): 用特定的图标(如半多边形或三角形)代表AND、OR、NOT门。
- 波形图(看时间): 表示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表。
CMOS 门和 MOSFET
MOSFET
MOSFET 是现代数字集成电路中感应的开关元件。是数字电路中的一个微型“开关”,用电压来控制这个开关的开与闭。
MOSFET作为基础元件的特性
- 3端、两端口元件:
- 三端: 感应极(Gate, G)、源(Source, S)、漏极(Drain, D)。电感(Gate, G)、源极(Source, S)、漏极(Drain, D)。
- 两端口: 通常将输入视为感应,输出通过漏极或源极证明,电源和地参考作为。通常将输入视为感应,输出通过漏极或极源表示,电源和地作为参考。
MOSFET的开关模型
为了简化对数字电路中MOSFET行为的分析,通常采用不同的模型:
(1) 开关(S)模型(Switch Model)
- 想象成: 一个完美的电灯开关。
- 状态:仅开(电流完美通过,无电阻)和关(完全电流不通过,电阻无限大)。
- 用途: 快速检查电路的功能对偶,是最粗略的模型。
- 主要用于快速的逻辑功能分析。
- 将MOSFET视为理想的、电压控制的开关。
- 导通(ON): 反馈电压满足条件时,开关关闭,导通电阻拉在=0。
- 邻接(OFF): 电感电压不满足条件时,开关断开,电阻断开拉离开=∞。
(2)开关—电阻(SR)模型(开关电阻模型)
- 想象一下: 一个不太完美的开关。
- 状态: 当“开”的时候,它仍然有一点电阻。
- 用途: 用于计算信号通过这个开关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(电路延迟)。
- 考虑了非理想导通救助。
- 导通(ON): 开关关闭,通过一个有限的导通电阻连接漏极和源极。开关关闭,通过一个有限的 (R在)连接漏极和极源。
- 断开(OFF): 开关断开开关断开,通过很大的本身抵抗或视为断开。 (R离开)或视为断开。
(3)开关—电流源(SCS)模型(Switch-Current Source Model)
- 想象一下: 一个房间,不仅打开和关闭,还能控制水流的速度。
- 用途: 用于更精确的仿真,分析电路在极短时间内充电/放电的能力。
- 更接近实际的电路行为。
- 在雨水区(导通后),MOSFET大致可以视为一个电压控制的电流源。
- 动态分析: 用于分析MOSFET在开关过程中,给负载电容充电或放电的电流能力用于分析MOSFET在开关过程中,给负载电容充电或电流的电流能力。
- 常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工具中进行更精确的电路仿真。
逻辑门的基本结构 (CMOS)
CMOS(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)是目前最主流的数字电路技术。
CMOS互补结构是数字电路的核心。我们可以用Mermaid图清晰地展示CMOS反相器的结构和原理:
graph LR
VDD[VDD] --> PMOS(PMOS P1);
PMOS --> Output(输出 Y);
NMOS(NMOS N1) --> GND[GND];
Output --> NMOS;
Input((输入 A)) --> PMOS;
Input --> NMOS;
subgraph 电路功能
A(A=0) --> |P1导通, N1截止| FuncLow[下拉断开, 上拉连接];
FuncLow --> OutHigh(Y=VDD/1);
B(A=1) --> |P1截止, N1导通| FuncHigh[下拉连接, 上拉断开];
FuncHigh --> OutLow(Y=0);
end
推挽(Pull-Up & Pull-Down)
CMOS 的核心结构。
- 上拉网络(PUN): 由PMOS组成,负责将输出连接到电源(VDD/ 1)。
- 作用: 把输出信号“拉高”。
- 下拉网络(PDN): 由NMOS组成,负责将输出连接到地(GN D/ 0)。
- 作用: 把输出信号“拉低”。
特点: PUN 和 PDN 总是互补工作的。当上拉网络工作时(输出 1),下拉网络必须停止工作;反之亦然。这保证了输出永远不会同时连接到VDD和GN D(避免短路)。
互补结构特点
CMOS = Complementary MOS (互补型MOS)。它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同时使用了两种开关:
- P型(PMOS): 像一个 “负逻辑”开关。输入低电平(0)时它导通;输入高电平(1)时它导通。
- N型(NMOS): 像一个 “正逻辑”开关。输入高电平(1)时它导通;输入低电平(0)时它导通。
- 上为P沟道管(PMOS)、下为N沟道管(NMOS)。
- 上下网络的结构构成对偶形式(Pull-up Network, PUN & Pull-down Network, PDN)。
- 上拉网络 (PUN): 由PMOS组成,负责将输出拉到高水平( )。由组成,负责将产出拉到高水平 (VDD)。
- 下拉网络(PDN): 由NMOS组成,负责将输出拉至低电平(由组成,负责将输出拉至低电平(GND)。
- 原则: PUN导通时,PDN初次;PDN导通时,PUN初次。(理想情况下,避免短路电流)PUN 导通时,PDN 初次;PDN 导通时,PUN 初次。(理想情况下,避免短路电流)
CMOS的天然特性
- 天然的反相特性(Inverting Nature):
反相器(Inverter) 、与非门(NAND) 和或非门(NOR) ,本质上都是反相逻辑门。所有基本的CMOS逻辑门,如、和,本质上都是反相逻辑门。
正因为CMOS使用了PMOS(负逻辑开)和NMOS(正逻辑开)的组合,所以它传播的逻辑门(如反相器、NAND、NOR)都是反相门。
简单来说: 输入的逻辑电压,输出的逻辑往往越低;反之亦然。